
数实融合,赋能未来: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,智能安全管理引领起重设备全生命周期革新
· 研发中心 · 最新研究 · 4 分钟
2025 年 3 月 5 日上午,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。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,持续推进 “人工智能+” 行动,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、市场优势更好结合,支持大模型应用,发展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。
PART 01 项目简介
本项目是一套融合人工智能(AI)、工业物联网(IIoT)与云计算的智能安全管理方案,面向塔式起重机、桥式起重机、门式起重机、履带吊车、汽车吊车等多种起重设备。系统通过多传感器融合(载荷、倾角、风速、温湿度、振动等)实现设备实时监测、远程管理与智能预警,确保作业安全。
系统具备预测性维护能力,利用 AI 算法分析运行数据,提前识别超载、碰撞、风速过大、异常振动等隐患,并通过云端实时通知管理人员;支持 PC 端与移动端远程监控、智能派单与远程诊断,降低人工巡检成本、提升设备使用效率。
PART 02 行业痛点
1. 缺失“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”
- 现有系统聚焦实时采集与报警,缺乏从出厂到报废的全流程管理
- 人工巡检、分散记录难以形成完整数据链,事故预防与维护计划难以优化
- 本项目 通过 AI+IIoT 建立“设备健康档案”,预测寿命并给出运维建议,构建全生命周期安全闭环
2. 设备兼容性与数据孤岛
- 多品牌、多型号起重设备难以互联,数据协议封闭
- 本项目 采用标准化工业协议与自适应数据融合技术,跨平台整合,实现统一安全管理
3. 智能系统无法动态适应工况
- 固定阈值易在高温、高湿、高风速等环境中误报 / 漏报
- 本项目 引入自学习 AI 算法与环境感知技术,按工况动态调整监测模型,保障报警精准
PART 03 研发历程
2021 年 — 理想萌芽
- 首次提出“起重设备智能监测预警集成系统”概念
- 明确以传感器技术、大数据分析和 AI 算法实现全方位监控与预警
2022 年 — 奠定基础
- 入驻金港科创园,与行业专家深度交流
- 优化技术架构与功能模块,明确极端工况下的稳定性技术路线
2023 年 — 整合资源
- 通过权威查新确认创新点与竞争优势
- 内外资源深度融合,与企业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
2024 年 — 落地实验
- 将实验场所迁至真实施工现场,多轮迭代优化算法与硬件
PART 04 解决方案
1. 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智能协同框架
- 多传感器实时监测 → 数字孪生 → 云/边融合
- AI 预测性维护:动态风险评估、智能派单
2. 异构设备互联与数据融合平台
- 统一数据格式与开放接口
- 跨品牌设备无缝接入,消除数据孤岛
3. 动态工况自适应预警调控系统
- 机器学习算法结合环境监测模块
- 实时调整安全阈值,减少误报 / 漏报
PART 05 知识产权
类型 | 登记号 / 证书 | 名称 |
---|---|---|
软件著作权 | 22022SR1632187 | 起重设备智能一体化监控系统 |
软件著作权 | 2023SR0755057 | 服务器资源在线管理系统 |
商标 | 苏作登字-2024-A-00085962 | 智升科技 |
商标 | 苏作登字-2023-A-00142580 | 起重设备智能监测预警集成系统 |
PART 06 获得荣誉
年份 | 奖项 |
---|---|
2022 | 校级一等奖 |
2022 | 市级二等奖 |
2023 | 校级一等奖 |
2023 | 市级三等奖 |
2024 | 校级一等奖 |
2024 | 市级二等奖 |
数实融合,赋能未来
图文:智能科技研发中心
审核:投资发展管理部
分享: